隨著信息化程度的不斷加深,企業越來越需要IT策劃來提高管理策略能力,提高競爭優勢。企業的認知水平有限,在進行信息化投資時容易受到市場營銷的誘導,從而陷入騙局之中,導致工作效率,產品競爭力受到影響。這主要是企業在優化信息管理系統前缺乏IT 規劃,沒有將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和信息技術融合到應用上造成的。
看點
01
IT 規劃的總體概念
IT 規劃是“信息化規劃”的簡稱,其主要任務是企業在業績發展目標和經濟戰略規劃的指導下,運用需求調研、分析優化、綜合評估企業管理現狀等方法,并預估信息化建設水平,對所要開展的信息系統架構設計、選型和實施方案等方面進行全面系統的指導,從而制定目標、方案及應用發展戰略。
看點
02
企業 IT 規劃的必要性
目前應用于企業的 IT 技術仍存在較多問題,包括信息化建設與企業經營戰略策劃的不同步;信息系統的重復而產生的浪費;信息技術更新換代速度太快,已有技術創造的價值未達到企業預期,新的技術已經出現;信息部門與業務部門產生應用認識上的分歧,導致信息化項目的成果難以驗收。以上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有效的IT 策劃。
( 一 ) 信息化應用越多的企業更需要IT 規劃
企業 IT 規劃與信息化應用成正比,IT 方面的應用較少,企業是否有IT 策劃并不重要。但是IT 應用的不斷增加,業務則更依賴于IT 系統,因為企業內部中各業務單元是相互聯系的,每個業務單元之間都需要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換。因此企業需要IT 策劃將每一個獨立的信息系統進行連接,以便達到對所有數據進行有效掌握和運用。
( 二 ) 信息化需求越復雜的企業越需要 IT 規劃
信息化建設的基礎是簡單的業務需求,在這個時期的業務梳理是簡單而片面的,因此對整體業務的需求是模糊的,系統擴展性較差,信息系統也很難跟上業務發展的步伐。也會出現信息系統重復和交叉的現象,導致信息系統整體結構出現失衡,無法建立起關于整體業務的數據分析和決策支持系統。
( 三 ) 系統實施信息化投資和項目推進的管理的現實需要 IT 規劃
信息化投資在企業管理中的占比越來越大,每個企業建設信息系統是都是根據業務需要的輕重來搭建的,那么業務需求越大,系統功能越復雜,項目的難度也就越大。此時有效的 IT 規劃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將各個子系統緊密聯系在一起,將信息化系統按照先后次序進行規劃,同時還要規劃信息化人員的精力和時間以及對信息化的投資。
看點
03
企業 IT 規劃的著力點
隨著信息時代的逐步推進,企業內部和外部的競爭環境也在不斷變化,對信息化的要求度越來越高,信息技術不僅是影響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發展情況的一個重要因素,對企業的總體經營戰略也具有深遠的影響,因此,可以說一個良好的企業 IT 規劃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方面來講具有重要意義。從企業的總體經營戰略出發,IT 規劃的著力點也應緊緊圍繞其展開,在進行規劃時,應從企業的實際業務入手,使得信息化的發展為企業的經濟效益服務,提高企業管理對戰略部署的支持力度。
企業 IT 規劃的具體落實主要體現在幾方面的建設上:
首先是對經濟市場的敏銳感知力和快速響應并完成建設的能力,這是對一個企業發展的基本要求,各個領域內的企業都需要對該領域的經濟市場具有敏銳的感知力,能夠發現商機所在,大數據技術和 IT 規劃能夠更好地幫助企業掌握商機,抓住市場上的機會;
其次是企業在產品研發方面的能力,產品是使得一個企業能夠在該領域有所立足之地的保障,通過實施 CAD 計算機輔助設計、CAPP 生產工及和 PLM 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等內容,對產品研發及其設計流程進行優化,利用嫻熟的技術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縮短研發周期,加快有樣品到成品并投入生產的效率,能夠有效的降低研發成本,并取得更大的收益;
第三點是企業的供應鏈高效運作的能力,這是要通過對 ERP 企業資源計劃和 SCM 供應鏈管理系統等進行規劃,對庫存中的材料及訂單需求進行整合并合理的分配資源,從而起到加快供應鏈效率的作用,實現供應鏈的協同運轉與自動反饋,最后一點是關于商業決策和財務管控的能力,主要是通過 BI商務智能分析和財務集成分析來實現的,對企業所承接業務的各項數據及財務核算進行整合,加強企業對財務管控分析和風險防控方面的能力。
看點
04
信息化架構的基本流程
近些年來,雖然信息技術的發展愈發迅猛,全新的技術手段與技術概念層出不窮,但就信息化架構的總體框架而言,其形式還是相對穩定的。信息化架構是信息化規劃的重要環節,也是規劃的總體框架,其主要包括應用架構、數據架構、技術架構和信息化治理架構這四個方面。
其中,應用架構是最為宏觀的一種體現,它主要指的是針對企業所承接業務的總體要求,對能夠為業務管理起到支撐作用的應用進行描述,闡明其主要功能和各個功能間的關聯性,從而確定應用架構的整體布局,良好的應用架構部署,能夠對企業所承接業務起到直接的輔助性作用,此外,企業的業務和技術手段的更新,都使得利用各種信息化技術手段來對業務模式進行優化這一環節必不可少,如此才能滿足社會和科學技術不斷向前邁進的潮流趨勢。
數據架構則是對企業的概念與邏輯數據模型、物理結構及其數據管理資源進行描述,其中包括了對各類數據的歸類、與企業所承接業務間的聯系及數據的使用與管理等方面,進而起到識別企業管理所需要的數據類型,并根據數據顯示結果來明確企業的核心業務數據的積極作用。技術架構是整個信息化架構過程中的中流砥柱,要為搭建的應用架構提供實現所需的技術手段以及相應的基礎設施和環境。
就目前企業信息化規劃而言,大多基于 SOA的理念,采用開源軟件與商業軟件并存的原則,同時根據當前前沿技術的發展與企業未來規劃所需,對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加以應用和創新,并最終形成開放性與標準化為一體的企業信息化規劃。
最后的信息化治理架構是一個相對新穎的概念,大體來講是一個為了鼓勵信息化建設而存在的建議反饋機制。其主要職責是對企業內部所做出的信息化決策及信息化架構方案等方面做出系統性的分析,并給出企業未來發展所需的信息化治理建議,信息化治理架構的理論指導主要是COB 信息化理論,并結合業內各體系標準對其進行規范。
看點
05
企業 IT 規劃的具體方法
通過對四家最有名的咨詢公司 (“德勤”、“IBM”、“凱捷”、“埃森哲”) 的 IT 規劃方法論進行深入的研究之后發現,他們的 IT 規劃套路基本相同,可概括為“縱向三層次,橫向八步驟”,將 IT 規劃變成動態的可維護的流程,把所有信息化需求和投資都放在一個統一的框架中。所謂的“縱向三層次”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面,即第一層面為 IT 規劃指定的總體戰略,第二個層面為 IT 結構的總體架構布局,第三層面為企業 IT 的管控工作。
其中,企業 IT 戰略指的是描繪信息化的宏偉藍圖,制定信息化目標及其所需要的技術與能力,然后給出指導原則和針對性建議。企業 IT 結構的架構和布局層面則是要實現信息化戰略目標所需要的應用系統架構、集成技術架構和基礎設施架構的目標藍圖,為信息化系統的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最后企業 IT 管控層面則側重于構建信息化系統的管控方式,設置相應的組織機構,對信息化管理的流程及其評價進行及時反饋,明確各崗位的具體職責,屬于一個評價及審計機制。
與之對應的“橫向八個步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一 ) 對企業現階段的總體經營戰略、經營目標、所涉及的領域及其所承接的業務項目現狀進行梳理,并做出相應的分析;
( 二 ) 通過多元化的信息技術對未來幾年的行業發展趨勢做出合理預測;
( 三 ) 對企業的經營策略和信息化戰略對其起到的支持作用進行分析;
( 四 ) 對企業各個階段的經營目標及其具體經營活動中所需要的信息化技術支持進行整合梳理;
( 五 ) 根據以上各項分析所得出的最終結果,為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總體規劃提供方向;
( 六 ) 對規劃得到的信息化系統進行相應的功能設計,并形成技術方案的雛形;
( 七 ) 針對信息化系統的網絡結構和基礎服務器等硬件設施形成合理的硬件布置方案;
( 八 ) 最后要對所規劃出的信息化系統建設方案的可行性做出具體分析,判斷其建設成功后的經濟收益,得到最終的信息化系統規劃方案以輸出并投入使用。
經過完整的“縱向三層次”及“橫向八個步驟”的層層篩選與分析,最終所得到的企業信息化系統建設才是最為完善、可實施性最高、所帶來經濟效益最為突出的結果,使得企業 IT 規劃更具實際作用,對企業的發展更具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