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物聯網大環境下企業ITSM的變化》

      物聯網(IoT)是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等通信感知技術,廣泛應用于網絡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

     據權威Gartner預測報告,到2020年物聯網將增長到208億個對象,其中有72億個被企業使用。


      針對全球物聯網的高速發展與普及,ServiceHot的ITSM產品都將不斷優化,以應對物聯網帶來的變化。展望未來,物聯網在以下七個方面,將影響企業未來信息中心ITSM的工作方式。


1.識別和主動告警事故
IT服務計數器通常會反應性地處理事件。這說明通常在事件發生后IT服務才會報告給管理員。但是,智能系統技術可以使用物聯網傳感器來監控設備性能水平,因此它們會在事件發生之前自動報告即將發生的問題。此外,它還可以主動防止事件發生,從而降低滯后處理問題的風險。


2.通過CMDB改變CI關系中的焦點
隨著IT基礎架構中的組件(節點)開始相互通信,它們的關系將得到關注。此可見性有助于映射網絡上的信息流,這對于了解節點問題如何影響整個網絡至關重要。通過物聯網, ITSM實踐將更多地關注配置元素(CI)之間的關系,以實現這種高可見性,這意味著配置管理數據庫(CMDB)將成為 ITSM的一部分。


3.對根本原因分析的影響
問題管理過程中的當前數據分析水平會受到當前網絡中設備數量和相對較低數據量的限制。但是,對于物聯網網絡,隨著連接設備數量的增加和技術進步,數據量也會隨之增加。這些數據可用于更廣泛地分析IT問題,讓系統服務持續改進問題并減少主要相關事件。


4.對變革管理的影響
由于IT互聯的特性越來越強大,實時更新信息對IT部門來說可能是一項挑戰。使用物聯網,實時更新是一項重大任務,因為有更多的IC連接到網絡,而且所有IC都更加相互依賴。例如,假設辦公室中的一個部門有10個節點,它們通過近場通信(NFC)共享和路由數據。使用物聯網,如果更改了其中一個節點,則必須修改路由表(所有節點都通用),從而影響整個網絡。相反,當每個節點連接到傳統網絡時,更改節點僅影響該特定節點而不影響整個網絡。在物聯網網絡中實施更改時,最好逐步進行,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需要更改和管理的IC數量。


5.集中采購并融合SAM和HAM
資產通常通過采購部門購買,在那里它們可以很容易地歸類為IT資產與非IT資產。但是,這種明顯的差異化將在物聯網網絡中變得混亂,并且為了清晰可見,應將所有資產添加到CMDB中。因此,IT部門必須與采購部門合作對資產進行分類。物聯網的另一個重要結果是軟件資產管理(SAM)和硬件資產管理(HAM)的融合,以支持從靜態資產(而非IT)到物聯網支持的智能資產的過渡。


6.ITSM將超越事件管理并轉向商業智能

為物聯網啟用的未來組織系統將能夠使用連接到網絡的IC生成的大量數據,以幫助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潤。例如,如果IT服務臺計劃啟動更改,則物聯網傳感器收集的數據可幫助分析過去的數據,以發現實施更改的最具侵入性和成本效益的停機時間信息。從物聯網啟用的IT分析獲得的信息極大地有助于確保業務的可用性。


雖然物聯網目前是面向消費者的技術,但它肯定也會影響企業,尤其是涉及 ITSM領域時。毫無疑問,物聯網將徹底改變自動化和大數據的領域。這是 ITSM專業人員采用物聯網技術來幫助他們的企業獲得效益的絕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