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TIL的服務設計模塊中有一個容量管理流程,該流程與需求管理流程的關系非常密切,可以說容量是根據需求來進行確定的。容量管理能夠幫助組織機構以合理的成本實現并維持支持他們的業務所需的IT服務容量要求。容量管理流程的目的是以符合成本效益和及時的方法去保證IT服務和IT基礎架構的容量級別,達到或超過當前或將來業務的需求。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需要執行如下措施:
1、產生和維護一個適當的、最新的容量計劃,它反映當前和將來的業務需求;
2、通過管理服務和資源相關的績效,來保證服務的可用性達到協定的目標;
3、幫助診斷和解決與績效和容量相關的故障和問題。
容量管理包括三方面的內容:
1.業務容量管理
業務容量管理需要把業務需求和業務計劃轉換為對IT服務和IT基礎架構的需求,并保證將來的業務對IT服務的需求能夠及時地被量化、設計、計劃和實施。
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年一度的11.11,現在已經成為各大電商的節日。為了確保在雙十一時能夠最大化滿足客戶的需求,電商的IT部門都要在雙十一到來之前就做好容量規劃,即把業務的需求轉換為對IT基礎架構的需求,如增加服務器、增加帶寬、增加客戶人員等,以滿足雙十一時的突出業務增長需求。
2.服務容量管理
服務容量要關注目前正在使用的這些IT服務的績效和容量。IT管理人員要經常關注服務容量指標,以確保當前IT服務績效是令客戶滿意的。
3.組件容量管理
組件容量需要關注單個的技術組件的績效、使用率和容量。IT管理人員要對重要組件進行重點監控,比如12306的訂票系統中的在線訂票組件。
容量管理對業務的價值在于:通過降低與容量-績效相關的故障和問題,來改進IT服務的績效和可用性;保證以符合成本效益的方式提供要求的可用性和績效;通過保證所有的容量-績效相關的服務級別被滿足來改進客戶滿意度和用戶生產力;通過主動的容量管理活動來支持有效的、高效的設計和轉換。
容量管理的實施離不開管理層的承諾與支持,所以一定要保證與高層管理者進行有效的溝通,以確保容量管理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