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企業信息透明化的價值》

國內IT治理進程

從IT在中國的發展歷程看,前后大致經歷了五個階段。

階段一:從1980年改革開放到1990年,這一階段說起IT所能想到的就是IBM、惠普等主要以硬件生產為代表的公司,對企業來說就是花錢買設備、不管應用管理的階段。

階段二:90年代初,開始有了IT應用的起步,當時制造業開始講IT應用,隨著物料采購計劃的出臺,制造業需要對物資需求、采購、生產、出貨進行一定的管理,企業開始考慮如何在日常生產中應用自動化。

階段三:到了1996、1997年,企業不單只考慮簡單的應用,而是逐步涉及到管理。ERP推出,應用上從最初的制造業管理擴充到很多不同的層面上,企業也加大了對IT的投入。

階段四:2000年左右,網絡又將IT推到另外一個層面,信息化開始正式出臺,2000至2002年期間,國內企業如果沒有信息化,就會被認為認識度沒有跟國際方面接軌,大家的想法是希望通過所謂的信息化,快速通過IT競爭占領市場。

階段五:最近這兩年IT的成長似乎出現了一些瓶頸,對于大中企業來說,無論硬件,還是軟件,都越來越先進,但是,企業的管理者仍感覺不到與以前有什么分別。主要的問題還是存在的,包括信息不到位,特別是決策信息不到位。此外,每個部門的數據難以整合,同一樣的東西,不同環節的人上報的數據存在問題,而且問題在哪里也說不清楚。很多企業投入大量資金到IT項目中,收效卻并不明顯,IT治理陷入誤區。

公司IT治理誤區

總的來說,企業對待IT治理的態度存在幾個誤區。第一個誤區是,純粹從硬件和軟件角度來看IT,而不是從應用層面去考慮。

誤區二,企業追求獨立核算的管理方式,從某種程度上也導致很多企業的下屬部門調配過分分明。過去國內很多大企業在管理上提倡內部承包,結果企業沒有了內部整合的力量,由此出現了信息孤島。為什么中國現在很多企業出現內耗,很重要的原因是內部核算過于清楚。

誤區三,目前,信息部門之間,包括企業的高層領導,對信息的理解度還比較低,也沒有很大的耐心,所以在董事會里面,基本上很少談到IT是做什么的。董事們談兼并收購,談產品開發,談融資,就不談IT治理。事實上,國外的調查也顯示,只有三分之一的董事會會談及IT治理的問題。從治理結構上來說,主要的管理問題是沒有與業務整合起來考慮。

公司IT管控三模式

談到信息化,最大的問題是不知下一步該如何決策?現在,很多的企業領導其實是處于一個十字路口:一方面做了很大投入;另一方面,又應用不了。該如何決策?該如何實施?

事實上,從治理架構上分析,IT應該站在公司的組織架構去定位自身的職能,目前有很多大企業選擇權力下放,每一個子公司、每一個部門都有自己IT組成,硬件和軟件大都分散,這種分散式的開放管理,事實上在目前面臨很大的問題;另一種方式是什么都是總部決策,從最細的IT自動化,到重大決策全都總部一手處理,以中央集權來包攬所有決策處理,沒有授權;第三種是混合型,IT總部管主要核心的架構,其他部分由下屬部門自己發揮運用。從目前來看,國內企業的IT管控主要有這三種模式,當然不同企業相應也有不同的調整。

設置何種模式的IT管控架構,最終的關鍵還是要落實到企業的領導班子怎么對IT決策進行定位,譬如第一種方式,總部的決策根本沒有辦法實施,各自為政;第二種可以實施,但需要項目部的支持;第三個方式則要求關鍵決策必須做好。這些都涉及到不同治理架構背后的不同的責任和方法。

IT價值何在?

德勤在美國曾經做過IT治理的調研分析,談到為什么要把IT治理正規化,美國很多大公司都希望借此把IT成本降低,把企業的運營成效與IT結合起來。調研中83%的公司認為需要更有效地將IT治理和業務戰略結合起來。70%的訪談者認為要改進IT的價值提升,還有67%的人認為要改進和強化風險管理和規劃,通過這三個數字可以看出,IT治理的正規化前景還是被看好的。

IT治理,到底能回報多少?其實要從兩方面考量,第一是基礎建設和網絡建設,這方面很難評估直觀成本的節省有多少。比如做ERP(企業資源計劃),可以綜合考慮它的價值,但評估投資卻不太可能。這種情況下,咨詢公司往往建議就某一個應用專業的改進進行價值評估,比如CRM(客戶關系管理),可以在搭建平臺后,針對客戶的流程方面是否能加強企業的管理進行監控。通過一系列的改進和業務的調整來量化一部分成效。其次,在評估ROI(投資回報率)的時候,也應適當考慮IT的補充價值,可以用定量和定性兩種思路來判斷。比如由于IT流程的自動化程度越高,項目進展越快,各環節的反應速度也越快,各部門間的信息能夠相互流動,風險控制的效果也增強了,這些對企業而言也是效益。


ServiceHot介紹

永服科技有限公司(簡稱“ServiceHot”或“永服科技”),是中國優秀的 IT服務管理解決方案服務商和產品廠商,注冊資金5000萬,總部坐落于江蘇無錫,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多地設立了分支機構。

ServiceHot擁有優秀的ITSM產品和多年IT服務管理項目的實施經驗,運用ITIL、ISO20000等最佳實踐方法,為客戶提供ITIL咨詢服務、ITSM產品、定制化開發服務、落地實施服務、ITIL/ITSS認證,為企業信息化建設,安全、可靠、高效地運行提供有力的保障。三大核心產品分別是ServiceHot  ITSM(IT服務管理平臺)、ServiceHot  ITSOM(IT服務運營管理平臺)和ServiceHot SOM(服務運營管理)。產品基于J2EE搭建的架構平臺、可以適應云計算部署環境,具有較好的易用性、擴展性以及配置功能,適用于企業目前IT服務過程不斷改進、提升,業務邏輯及流程復雜等環境的要求,產品在大型的國企、制造業、金融等多行業完成了實際的應用和推廣。

ServiceHot是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ITSS副組長單位,參與國家IT服務標準的編制和評審。榮獲2018 “中國IT服務十大優秀產品”(ITSM類)、2017-2018年度中國SAAS產業最佳IT服務類SAAS服務商。案例包括:xx省農信、國信證券、鄭州商品交易所、深圳證券信息、長虹集團、中航西飛、一汽啟明、中國移動、云天化集團、天原集團、華為、蘋果等。

ServiceHot一直秉承“讓您掌控IT運營服務的每一個瞬間”理念,以客戶為中心技術為驅動,持續專研從ITSM到ITSOM再到SOM的升級和創新方案,讓企業級IT服務管理擁有“智能、協同、移動、社交”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