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itil4中的三個全新概念》

隨著ITIL 4 Foundation 震撼發布, 再次拉開了大版本進化的帷幕,ITIL 4全面反映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新興技術條件下(云計算, Serverless, 軟件定義網絡SDN, 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信息和技術如何創造更大價值;IT、數字化如何關注業務部門客戶體驗,服務管理與DevOps, Agile, Lean等新的工作方式如何無縫銜接;在日益復雜的經濟和技術環境下,如何塑造和剪裁合適的IT管理策略,提供系統的實用指南。


在ITIL4中引入了三個全新概念:

1)“服務價值體系(SVS,Service Value System)”

2)“服務價值鏈(SVC,Service Value Chain)”;

3)“價值流(Value Streams)”;

這是三個不同層次的概念:服務價值體系是一個思想體系,服務價值鏈是一個管理體系,價值流是管理體系中對不同場景的應變。

“服務價值體系(SVS,Service Value System)” 思想體系 明確思想和概念:以“創造價值”為核心觀點的思想體系,定義了層次架構和相關概念。

“服務價值鏈(SVC,Service Value Chain)” 管理體系 定義活動和模型:描述了“創造價值”的核心活動模型,這個模型相對穩定。

“價值流(Value Streams)” 方案 提供了對于特定需求和機會所需要的活動和順序,隨著需求類型的變化,而靈活調整。

一、服務價值體系(SVS)

服務價值體系(SVS,Service Value System):是一個以“創造價值”為核心觀點的思想體系,定義了所有的概念和層次架構,形成統一的思想體系。

思想體系是建立觀點,是對概念的定義,是對層次架構的定義。為什么需要這樣一個思想體系?因為,在討論任何問題以前,必須先做明確的定義。這樣思想才能清晰,否則思想混亂的話,就無從談論后面的問題了。

在“服務價值體系(SVS)”中,是以“服務價值鏈(SVC)”為過程的主體,實現其“創造價值”的核心觀點。

“服務價值鏈(SVC)”雖然是價值創造的主體,但是卻也無法孤立的存在。“服務價值鏈(SVC)”既需要被上層的“指導原則(Guiding principles)”和“治理(Governance)”所指導和約束,又需要一系列具體的“實踐(Practices)”和“持續改進(Continual improvement)”的支撐,以便讓其能夠持續的滿足客戶需求。

通過“服務價值體系(SVS)”明確了思想和概念,以“創造價值”為核心觀點的思想體系,定義了層次架構和相關概念。

二、服務價值鏈(SVC)

服務價值鏈(SVC,Service Value Chain):“服務價值鏈”的理解有兩個關鍵詞,一是“全過程的視角”,二是“穩定的模型”。

服務價值鏈是“全過程視角”

“創造價值”是一個從輸入“需求和機會”開始,一直到輸出“產品和服務”,從而最終“創造價值”的整體過程。也就是說在“創造價值”的過程中,不僅包括某個活動,不止是“運維”也不只是“構建”或“設計”,這些都是局部,都不是一個完整的過程。

為什么要了解整體,要了解全過程。因為價值創造的過程是一個需要各個崗位之間“相互協作(Collaboration)”的過程。而“價值創造”的最大阻礙就是“孤島”,而制造“孤島”的往往就是局部視角。

局部視角的典型情況是:系統一升級就出故障;只重項目交付,而忽略日常的碎片化需求和反饋;只重項目管理,忽略對建設主題的統籌計劃。這些由于“孤島”的局部視角,而帶來的“瞎子摸象”的現象會帶來的各種降低質量的結果。

服務價值鏈(SVC)”為創造價值的過程,定了一個完整的過程和穩定的活動模型。

“服務價值鏈(SVC,Service Value Chain)”定義了為“創造價值”而將輸入“需求和機會”到輸出“產品和服務”的過程,其中包括六個核心活動,包括:計劃、持續改進、互動、設計和轉換、獲取和構架、交付和支持。

服務價值鏈是一個“穩定的模型”

有些人總是在強調變化快,然后不斷的強調“敏捷”。但是,“敏捷”不意味著“快”,更不意味著“亂”。響應變化,高于遵循計劃。但不意味著,沒有計劃。

因為有很多變化,就更應該有一個相對不變的模型,用來把握變化。

要想把控變化,就必須用一個相對不變的模型來解釋變化,發現其中的規律和原因,從而把控變化。但是,如果個模型本身也變來變去,那么就無法掌控變動了。

服務價值鏈(SVC)”是一個認識模式,用來整頓信息,指導行為。模型本身也會發生變化,只是其變化相對較慢。例如、從ITIL V2的認識模型到ITIL V3的改變用了10年。因此,給了人們沉淀的時間,可以在此中沉淀經驗,指導行為。

“服務價值鏈”的穩定性并不代表僵化。因為,“模型(Model)”雖然基本不變,但其中的“價值流(Value Streams)”會隨著相應的變化而變化。


三、服務價值流


服務價值流(Value Streams)“價值流(Value Streams)”是根據特定的需求和場景,預先制定對應的活動和這些活動的執行順序。如果需求和場景變化了,那么價值流做出相應的調整。但“服務價值鏈(SVC)”保持不變,以此既有性對穩定的模型和框架,又能夠根據具體變化而變化,保持靈活。

價值流(Value Streams)是交付價值的完整過程的一系列長期步驟。

如果說“流程”幫助我們固化了不同工作的路徑,那么“價值流”就是我們日常工作的導航。“價值流”把幾個不同的“流程”銜接起來,為我們提供了跨流程的端到端視角。這種跨流程的可視化視角能夠引導我們更充分的“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