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如何評估IT項目成熟度》

如何評估成熟度?本文從以下三個緯度對企業IT能力成熟度進行評估。

IT建設包括了應用系統、數據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其中應用系統指所有服務于企業業務運作和管理決策的信息系統軟件,如ERP、PDM、BI,數據方面重點關注數據編碼標準、數據維護及管理機制,基礎設施建設包括了支撐應用系統運行的網絡、服務器及操作系統環境、安全管理和系統管理軟件的部署等。

IT治理包括了IT定位、組織、流程和績效。其中IT定位分析IT和業務之間的關系,以及IT產生的業務價值,組織包括IT部門組織結構設計和對人員的技能要求,流程包括IT規劃、需求管理、項目管理、運維管理及安全管理等流程體系和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推行,績效指衡量IT部門業績的考核指標等。

IT應用衡量參與IT應用的人員及主要的需求。

IT建設、治理和應用這三方面是相輔相成的,在IT的發展過程中,需要同步進行提升,重建設輕治理,或者重技術輕應用都會使IT在企業的應用價值大打折扣。因此,只有在三個方面同時滿足特征要求,才能開始成熟度級別評估。

1、初始級:基本空白

處于這個級別的企業,管理信息化基本空白,只有郵件、Office辦公系統,個別業務部門使用單機版業務處理軟件,如財務管理軟件等,實現了從手工向電腦化的過渡。企業內部沒有專門從事IT的人員,只有少數兼職進行電腦硬件維護。

處于初始級的企業一般是中小型企業,企業領導層對管理信息化的價值認識不足,或者在現有企業規模下,信息化建設的動力不足。處于初始級的企業,其信息化導入可考慮以最快見效的簡單業務系統或者辦公自動化系統作為切入點,讓企業員工加深對信息化價值的理解并建立協同辦公的習慣。

2、零散建設級:小有基礎

企業建立了局部的應用系統,將一些數據量大、核算復雜、重復性高的局部業務電算化,此時的IT組織隸屬于某一業務部門,如公司的行政部門,或者建立應用系統的業務部門。

處于零散建設級的企業對IT價值有一定認識,但是系統使用者多限于業務操作人員,系統使用見效快,用戶滿意度較高,但在管理層面能夠帶來的價值有限;同時由于缺乏從企業全局出發進行整體規劃的能力,可能導致信息化重復建設。對于零散建設級的企業信息化,需要從管理加IT的角度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整體的IT戰略規劃。

與其他幾個階段不同,零散建設級不是每個企業必經的階段,如果企業能夠更早認識到IT和業務發展之間的關系,進行整體的IT規劃,可以直接進入第三級,以避免信息化過程中走彎路。

3、集成建設級:建立平臺

集成建設級的主要標志,是企業在進行整體的IT規劃后開始進行企業的核心應用系統全面建設,如ERP、跨部門的協作型PDM系統、企業范圍的協同辦公系統等。這個階段一般需要一至兩年的時間,是企業信息化的轉型階段。

處于集成建設級的企業在信息系統實施之前,必須建立統一的數據定義和編碼規范。公司范圍內大型的信息系統實施需要關注管理提升和管控要求,因此需要管理層和業務部門廣泛的參與,IT建設同時結合業務流程變革,此時IT部門成為獨立的職能部門,同時承擔業務流程變革和IT建設兩方面的工作。IT部門內部組織一般設立規劃部,其余以應用系統或者業務領域進行劃分,以項目方式運作,如ERP組,OA組。同時,IT資源不足是此階段面臨的主要問題。

在IT流程方面,需要逐步規范需求受理、IT項目管理體系,對IT項目進度、質量等進行有效管理和風險控制。同時,應保留項目管理中的重要經驗和知識,建立統一的技術平臺,以形成可積累的IT知識庫。

由于大型系統的建設是一個比較長的周期,可能分階段實施,因此除了重點關注項目管理,還需要逐步引入IT運維管理體系,如ITIL等,建立備份恢復管理、變更管理、配置管理等流程和規范,以保障IT系統的安全和可恢復。

4、深化應用級:輔助決策

應用系統實施上線后需在企業全面推廣以深化應用,此階段企業重點關注現有應用如何出效果,如何體現IT的業務價值。隨著業務運作對IT系統的依賴,業務部門會提出更多的IT應用需求,需要對已有系統進行二次開發或者配置優化,業務復雜度高的企業還面臨多系統間集成的問題。在管理層面,需要對已有系統數據進行提取,以進行經營分析和決策支持。

應用系統建成后,運維保障和安全機制逐步變得重要。在管理流程方面,由于應用系統復雜度的增加,企業需要建立更嚴格的需求受理流程,對應用需求的業務價值進行評估,對業務價值不高的需求進行過濾,以減少對已有系統的影響,同時更有效地利用IT資源。在IT運維方面,企業需要建立IT服務水平協議(SLA),以對IT提供的服務水平進行約定。此外,企業還需要規范和細化IT服務流程,保證對客戶問題的及時響應和處理。

5、持續優化級:不斷改進

進入持續優化級的企業仍需根據業務變革和新技術對IT建設進行規劃,對應用系統進行升級和優化,以更好地支持業務。在數據方面,企業應建立完整的數據架構;在基礎設施方面,企業需根據系統的性能降低或容量增加,不斷對網絡、服務器等進行調整擴容。

當IT能夠持續驅動業務發展,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時,在IT治理方面,企業應該更多地以IT服務為核心。IT組織演變成為利潤中心以提供對外服務,或者IT部門更多地趨向于業務流程變革和管理,將更多IT技術及運維方面的工作標準化后進行外包。在IT管理流程方面,企業也需建立IT審計流程,以進行持續改進和風險控制。

我國企業大部分處于零散建設級或者向集成建設級過渡的階段,企業IT能力水平處于何種成熟階段,與企業的規模大小、IT投資多少、企業人員的IT應用基礎有關。想要實現IT能力成熟度提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Servicehot介紹:

永服科技有限公司(簡稱“Servicehot”或“永服科技”),提供Servicehot IT服務管理平臺(Servicehot ITSM)和Servicehot IT服務運營管理平臺(Servicehot ITSOM)產品,基于J2EE搭建的架構平臺、可以適應云計算部署環境,具有較好的易用性、擴展性以及配置功能,適用于公司目前IT服務過程不斷改進、提升,業務邏輯及流程復雜等環境的要求,并且在大型的國企、制造業、金融等企業完成了實際的應用和推廣。

ServiceHot運用ITIL、ISO20000等最佳實踐方法,結合ServiceHot在國內外眾多行業客戶的IT服務管理、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成功實施經驗。協助客戶設計并通過ITSS、ITIL、ISO20000等國際認證,幫助客戶提升IT服務管理水平和競爭力,提高IT服務效率,強化人員考核,加強對供應商考核,提升客戶滿意度。

永服科技是中國優秀的 IT服務管理解決方案服務商和產品廠商,注冊資金5000萬,是國家IT服務標準ITSS工具組副組長單位,參與國家IT服務標準的編制和評審。其制造業和金融行業為主要客群,金融業案例包括:XX省農信、國信證券、鄭州商品交易所、深圳證券信息、阜新銀行等多家省級和地市金融企業;制造業客戶包含:四川長虹集團、中國移動、云天化集團、天原集團、華為等大型國企或制造業企業。其產品和同行業內IT服務管理項目的實施經驗有利于提升公司IT服務效力、降低IT運營風險,為信息系統安全、可靠、高效地運行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