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ServiceHot 專家講解 | 如何通過流程設計實現IT服務管理數字化》

在ITIL? 4之前的版本中,大家都知道ITIL?的核心是流程(Processes)和職(Functions)。在ITIL? 4中,開發方把以前的流程和職能都統稱為實踐(Practices)。但在現實中,很多人還不能馬上接受ITIL? 4中的說法,還是習慣性地把實踐稱為流程。ITIL?官方并沒有給出流程設計的特別具體的操作,ServiceHot 專家根據自己豐富的實踐經驗,把流程設計歸納為六個步驟。

1.   確定流程管理范圍,在組織中需要考慮合規性,還需要考慮效率和成本投入。因此并不是一套流程吃遍天下,我們需要確定ITIL?管理流程的范圍。

2.   確定流程主要環節,環節是流程的整體執行過程或階段,確定了環節后才能圍繞環節展開具體的細分工作。

3.   確定流程環節對應的輸入和輸出,輸入和輸出是每個環節必須明確的內容,只有這樣才能為流程的運行提供動能。

4.   確定流程環節對應的角色和職責,角色和職責確定后組織圍繞角色和職責匹配具備相應能力的人員。

5.   確定流程環節保護的活動,我習慣把活動對等成技術中的操作命令,即活動是在環節下需要執行的具體操作,注意這里是重點,后面段落的數字化主要圍繞活動開展。

6.   確定流程的績效指標,績效指標是為了持續改進和日常管理提供輸入,通過對指標的統計和分析實現有效管理和持續改進,不斷提升組織服務管理成熟度。

 

明確了流程設計步驟后,如何實現數字化。實現數字化的關鍵是如何在組織內通過數字方法有效管理IT服務流程,成為組織數字化過程的一部分,關鍵點就是圍繞環節包含的具體活動開展,開展步驟ServiceHot專家總結歸納為以下四步。

1)   把落實到流程的SLA指標拆分到每個活動上來,通過拆分到活動上才能實現有效管理。

2)   落實活動要求到具體的執行人、責任人、提供協助或幫助的人,組織需要提供資源確保以上人員具備相應操作能力。

3)   為了確保拆分到活動上的要求真的能實現,需要提前識別出在指標要求內完成該活動需要的資源,并在需要時確保資源可用。

4)   對以上三步進行價值流優化,并實現可視化的監督和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