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IT服務運營管理體系建設必要階段》


      IT服務運營管理是一項變革性的管理,服務指導思想來源于ITIL最佳實踐, ITSM服務管理和ITIL互不可缺。IT服務管理的建設需要ITIL的理論指導,而ITIL的理念同樣需要IT服務管理的工具建設進行落地,兩者相輔相成。正因如此,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認為,ITSM服務管理建設離不開ITIL這個最佳實踐。

      整個IT服務運營管理往往將改變IT組織和人員傳統工作的習慣,比如主動服務意識、服務級別管理、服務自動化、服務流程化等。因此服務戰略就顯得尤為重要,要明確IT服務管理的愿景,比如IT服務的高質量、高時效、高滿意度、可持續發展等。

     其中服務戰略的確定為IT服務管理的建設指明了方向,但是如何將戰略目標落地成具體可執行的內容并且達到預期的效果,則需要根據自身現狀評估來設計服務管理的流程,進而通過工具將流程固化與落地,再進一步推廣使用使其創造價值,并且在整個的生命周期中對其不斷改進與完善。

     基于ITIL框架,我們認為ITSM流程通常包括五個階段


1、服務戰略階段

這個階段是構建組織的ITSM流程的基礎或框架。它涉及到定義組織能夠提供的服務,戰略性地規劃流程,以及識別和開發所需的資產以保證ITSM流程的運轉。任何組織的在策略階段都涉及以下方面:


戰略管理

評估組織的市場、產品、競爭,并制定IT服務策略。

服務組合管理

管理服務目錄,以確保在預設的投資水平內提供合理的IT服務,以滿足客戶的需求。

財務管理

管理組織的預算,成本和賬單。

需求和容量管理

了解并預測IT服務的需求,并確保組織具有滿足客戶需求的能力。 

業務關系管理

確定最終用戶的需求,確保開發正確的服務以滿足他們的需求,以保持與客戶的積極關系。


2、服務設計階段

此階段的主要目的是規劃和設計組織提供的IT服務以滿足業務需求。它包括:創建和設計新服務,以及評估當前服務并進行改進。IT服務設計階段包含幾個要素:


設計協調

管理設計,以確保新設計或修改的服務、信息系統、技術和指標一致且有效。

服務目錄管理

創建和維護服務目錄,該目錄提供與組織的IT產品,以及其當前狀態和相互依賴性有關的所有信息。 

風險管理

確定IT服務流程是否將引起潛在風險,并記錄風險影響和合理的解決方法。

服務水平管理

根據與客戶的約定來定義服務級別協議,以確保服務是基于這些協議設計的。

能力管理

分析提供的IT服務的能力,并確保它們足以滿足預期的和商定的服務級別目標。

可用性管理

管理IT服務可用性的各個方面。

IT服務連續性管理

管理風險,以確保至少能夠滿足商定的最低限度的服務水平,以保證業務連續性不會中斷。

信息安全

維護數據安全性,以及保護組織信息的機密性和完整性。

合規

確保IT服務符合相關企業和法律法規的政策要求。

架構管理

根據市場上可用的新技術,規劃和開發組織的技術前景。

供應商管理

管理與供應商的合同,確保供應商履行其合同承諾。


3、服務轉換階段

一旦完成了IT服務及其流程的設計,為了確保流程能夠正常進行,對它們進行構建和測試就尤為重要。IT團隊需要確保設計不會以任何方式破壞服務,尤其是在升級或重新設計現有IT服務流程時,這就需要變更管理、評估風險。沒有風險就不會發生轉換,在轉換期間積極主動很重要。


變更管理與評估

控制各類IT變更的生命周期,包括運營,戰略或戰術變更。 

項目管理

計劃和管理主要發布活動。

知識管理

在組織內維護共享的IT知識庫。

服務資產和配置管理

維護和管理所提供的IT服務、所需的IT資產及其配置項。

發布和部署管理

規劃、安排和控制各種發布及部署,以確保對現有服務的破壞最小。


4、服務運營階段

此階段涉及在實際環境中實施經過試驗和測試的新設計或修改設計。在此階段中,流程已經過測試并且問題也已經解決,但是新流程注定會遇到麻煩,尤其是當用戶開始使用服務時。因此,IT團隊需要密切監視流程和工作流,并積極主動地確保服務交付的連續性。ITIL框架將以下內容作為服務運營階段中的一些主要流程:


事件和請求履行管理

確保盡早解決所有IT事件,并在商定的服務級別目標內處理服務請求。

問題管理

管理所有IT問題,最大程度地減少會導致問題的IT事件的影響,并提出解決方案或解決方法。

技術管理

用最適當的技術專長和支持能力來管理IT基礎架構。


5、持續服務改進階段

成功實施IT流程并不是任何組織的最后階段。對于出現的問題、用戶需求和用戶反饋總能夠使IT流程有改進和開發的空間。關鍵績效指標(KPI)和其它指標在確定需要改進或變更的領域中起著重要作用。以下是此階段的涉及的方面:


IT服務回顧

對提供的服務和IT基礎結構進行回顧,以確定可能需要改進的任何領域。

IT流程評估

不斷監控IT流程并對其進行評估,以確保其保持基準。

持續服務改進計劃管理

定義和監視CSI計劃,以確保CSI活動按照計劃進行,并解決在此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任何問題。


    IT服務管理的落地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涉及人員、流程、技術、組織文化等多方面變革,因此還需樹立正確的實施策略。


   一個讓組織各方接受的IT服務管理愿景是其能夠落地的必要前提。在此基礎上,根據組織規模、IT水平、IT投入等條件確定是一次規劃、快速成型還是分步實施、迭代擴展;通過細致、廣泛的調研,明確用戶IT服務管理方面的需求;通過分析篩選確定IT服務管理的服務目錄與各種流程;通過方案選型確定落地工具;通過培訓將其進行推廣;通過持續改進使其更加完善。最終實現服務的流程化、標準化、自動化、智能化。


    IT服務管理需要將涉及的所有人意識統一到一起,使大家向一個共同的方向努力。培訓將貫穿于IT服務管理的整個生命周期,包括但不限于認知培訓,認證培訓,技術培訓,推廣培訓等。